校园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威尼斯城娱乐官方平台 >资讯中心>校园动态>详细内容

大江网:威尼斯城娱乐官方平台特色办学结硕果

来源:大江网 发布时间:2015-06-09 14:45:34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邹龙飞报道:6月3日,第三届全国网络媒体云南高校行活动走进威尼斯城娱乐官方平台,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威尼斯城娱乐官方平台是2004年7月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在原云南省机械工业学校(国家重点中专)和云南省机械技工学校(省级重点技校)的基础上组建的,以培养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建于1910年的省立工业学校,在历史变迁中虽几经更名,但一直秉承职业教育办学宗旨,目前学院已成为“云南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构建“一二三四五”工作机制,保障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建立“一把手”领导机制,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学院领导谋划全局、职能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教学系部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实行“两个一票否决制”,即就业率不达标的专业招生计划一票否决、就业目标考核不合格的系部评优一票否决。三是认真贯彻“三个坚持”,即坚持每年召开就业工作大会;坚持每月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坚持每周召开就业工作例会。四是落实“四到位”,即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到位,学院有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13人,就业经费投入62万元,占学费收入的1.9%;建设固定就业引导服务场所,毕业生生均面积超过0.46平米。五是建立了“五级”工作机制,即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就业办公室—各教学系部书记—辅导员—导生”为主体的就业工作组织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双高”人才培养

根据“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建设要求,通过“结合产业,整合资源,突出技能,打造特色,服务社会,办出品牌”的办学思路,把“标准引领、项目驱动、教赛产多轴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构建“养成教育”“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实践“以赛三促”的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双高”人才;创新开展“导生工作制”,提高学生管理和实践能力。

建立就业质量跟踪管理机制,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通过就业市场分析、就业质量分析、麦可思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分析等监测数据和评价分析报告建立了质量跟踪管理机制,建立就创业工作网、校友网、CRP(校园资源计划)、沪滇合作就业信息综合发布平台,实现就业信息网络化。学院连续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保持在87%以上,到国有企业就业保持在52%以上,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达72%、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2689元、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达71%。为此,学院连续三年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授予“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等奖”,2012年荣获首批“云南省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的称号。

打造“一基地培养、二中心服务、三引擎驱动、四平台支撑”的产学研服务平台机制,为学生就业提供基础保障

一基地培养即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共建成校内实训基地54个,校外实训基地62个。二中心服务即云南省机电产业新技术应用与推广中心和云南省机电技术培训与鉴定中心,为行业、企业和学校提供产品设计加工生产服务能力。三引擎驱动即“政、校、企”三引擎提供动力,政府提供资金和平台。学院借助沙特阿拉伯发展基金(SFD)、欧佩克基金会(OFID)、奥地利政府贷款项目,建成了专门的实训场地,购买了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7077.48万元,生均达8518元,在云南省高校中遥遥领先)。四平台支撑即校企合作平台、综合实训平台、继续教育平台、社会服务平台,完成校内外技能鉴定及培训达22772人次。

实施“引进来、走出去、下基层”就业计划,实现就业渠道多样化

实施“引进来”校园招聘活动,与360家企业建立人才合作关系;建立了1051余家用人单位信息库;建立了云南省高职高专专场招聘会、机电行业专场招聘会、省外和海外专场招聘会等多层次招聘会。实施“走出去”就业计划,与省外和海外70家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近三年出省出国就业人员达1180余人(出国就业202人)。推行“下基层”就业计划,通过开展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订单培养、应征入伍、学费代偿等专项活动,引导和鼓励高职生到基层就业。2013年,学院获得了“云南省2013年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搭建困难毕业生帮扶体系,帮助困难毕业生就业

为帮助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学院建立了奖勤助贷、水库移民补贴、企业捐赠、技能培训、求职补贴发放、安置就业等帮扶体系。近三年免费为1500名学生提供培训鉴定,与企业对接安置2149名困难毕业生就业,实现帮扶全覆盖、全到位。

建立“四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

积极推进“四融入”,即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入,创业理论与实践融入,引导服务与创业项目融入,政策扶持与创业基地融入。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就创业引导中心,提供咨询引导、贷款支撑、创业服务、资金补助等“一站式”服务,建立了创业实习基地,设立了创业资金,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32学时2学分)。定期开展校友报告会、励志创业演讲会、创业讲坛等促进创业的活动。近三年共计培训1703名学生,孵化创业团队31个,实现13名学生创业,带动185名学生就业,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项3个。

原文链接:http://edu.jxnews.com.cn/system/2015/06/08/013936453.shtml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